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老師不是教練

   
    我們都知道老師和教練有所不同,但是老師教學卻經常纏繞著「教練情結」。 過去的教學模式,這兩者或許是沒有區別的,也許老師也經常把自己當成一個教練,因為過程是訓練學生,讓學生達到設定的目標。
    這幾年教育思潮一直在討論,回到孩子身上的學習,身為老師在這種思潮下,有時也會焦慮,回到孩子要如何安排學習,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,他們如何能夠同時學習?因為過去我們都服膺同樣學習標準,認為經過老師的教學後,學習的學習成果會有一定的標準,所以老師準備好學素材,以身體律動教學而言,老師總要安排一段學生律動的動作,學習的過程是老師將這些編好的動作,逐步遞交給學生,學生的確都學會了老師所教的動作,但學習只有模仿和技能的學習,為何要如此做?動作的基本元素是什麼?老師為何這樣組合這些動作?如果修改一些動作可以嗎?對學生而言,過去他們不必思考這些問題,反正老師帶給他們的動作,他們完成這些動作就是學習完成,老師可以從事先訂好的標準,比照學生完成的程度,給他們一個學習的分數。
  在課堂上,認真的學生可能完全模仿老師的動作,還能達到老師要求的感覺和表情,是屬於這堂課的成功者,他對於舞蹈或律動原就有特別的興趣或更高的能力。不過,大部分學生是一般的完成者,他們認為在學校、在教室內把老師準備的教學內容學會了,就是學習,所以他們將動作記住、完成了,老師會給他們打成績,得到分數就是完成學習。也有少部份學生,在身體動作表現本來就有嚴重的障礙,原因是他本就對於身體沒有感覺,或動作已經超乎他的能力,無法模仿老師的動作,這些落後者,因為沒有完成動作,得不到學習成就,在幾次學習活動後,就主動放棄了,成為永遠的落後者。
  因為設立了標準,要達到標準所以必須藉由學習活動來達成,而最容易達成目標的方式就是直接訓練,把目標當內容,經由學生重複練習,達到設定的目標,教學完成,而且可以大聲地說達到教學目標。但不同的學生真的需要同樣的標準嗎?在我初任教師的那幾年,有一回我擔任監考老師,監考的班級是同仁都爭相安排孩子到她班上的名師,那一節考國語,有個題型是照樣造句,這是靈活又有創意的考題。我巡視發現全班學生的答案幾乎都一致,考試結果這個班的成績還是教其他老師羨慕。當時心裡就充滿狐疑,這樣的測驗意義在哪裡?如果以成績來看老師的教學的確成功,我後來終於明白,這就是教練的訓練結果,並非教學的成果。如果學生都願意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活動,那麼短期的標準測驗或評鑑真有那麼重要嗎?
  不過因為有標準,家長和老師會隨著標準要求學生,達到標準比過程重要,是科舉考試、聯考都是這樣時代產物,現今的升學測驗就是糾纏在結果比過程重要,只要達到標準不管手段如何。回到學習真原本的面貌,真的是這樣嗎?
    所謂回到學生身上的學習,老師才是真正教學者,回到某項學習的源頭,讓學生嘗試,慢慢累積,然後發現到她能夠達到的程度,標準不再是老師教學的最終目的。事實上國民教育的目的從來都是在建立學對學習的興趣,學習標準有時反而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。有了標準就會有教練出現,我們希望老師是引導學習並非教練督促練習。

 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,我經常出現教練心態,但我也經常反思自己,不要出現教練情結。

美感教學五

身體動作發展與創作
  利用三周、三節課時間帶領學生嘗試創作,結合前兩次的動作展,配合聲音課程老師使用的嘉禾舞曲,讓學生結合音樂,感受並發展出一段與自己身體工作,並與他人合作的作品。
  教學過程我扮演刺激學生發展身體動作,並做簡單的方向規劃。學生則扮演發展自身的動作,結合音樂的感覺發展,並能夠在群體中展現自我,也能和同學共同完成一件小品舞蹈。
    我將嘉禾舞曲的音樂分為三大段,第一段從上一次的教學活動所發展的四個動作中,由學生選擇一個從場外進場後動作凍結,讓動作進場後,還能思考自己必須再畫面的哪個位置,由學自己去思考和處理,這個片段完成比較沒有問題,因為單純所以幾乎學生很快就完成了,部分同學位能帶著動作上場,上場後位置也沒能處理,所以讓學生就自己所表現的成果在握討論和修正。這時候我就發現上課時間太短的問題,過去上表演課我都兩節課連排,所以學生在創作、修正、再創作能夠在同一次的上課完成,但一週一節的上課模式,再修改的過程必須一週後才能完成,學生對於發展動作已經遺忘,下一次必須再提醒重來,這是上課所遭遇到的難題。但在學校的現有的課程安排下來完成美感教學的任務,對於教學實驗所展現成果,才有解決提升目前教學安排的意義,當然如果能因此改變學校體制的教學靈活度,對於整體教育的意義或許更大。     
    樂曲的第二段和一、三段的曲式不同,我原本希望學生討論兩~三個整齊的動作,但第一次的練習後,發現學生將前次活動的四個動作連續呈現,而且重複一次的效果不差,我立即修正這一段的動作要求,讓學生把原來發展的四個動作在音樂中完成。而且強調兩兩互動的感覺。又一節課結束了。短暫的上課時間,要帶領學生比較開放式的創作,似乎存在著先天性的扞格,在強調教育要開放學生的頭腦的當下,教育體制和開放思考卻彼此抗衡,這是陳年之痛,即便是政策端的頭腦看到了,回到學校周課表的排課安式,及固著於每週授課時數的授課安排,卻阻礙教育的開放步伐。當然我們已經習慣了困境中奮鬥的上課模式了,偶而只能在寫文章得時候,發發牢騷罷了。
  終於來到結束單元一節課,一週的時間常在思考,學生能否如期的完成,當然也在想學生能夠如自己的想像搬完成創作嗎?更難排除的依舊老師心中那排回不去的「教練情結」。因為我們希望學生完成如我所標示的教學目標:和同學共同完成創作,且能了解其中動作發現任發展的意義。
  朝著教學目標前進,希望本周能夠帶著學生完成創作,第三段我給學生的指令是完成兩個整齊的動作,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很自然地以性別來區隔動作,我馬上提醒希望分組表現也應考慮到不同性別的組合,學生大都能夠及時修正,但性別的整合在五年級學生身上的確還是大問題。學生終於完成任務,我將們的成果錄影,原本希望學生能過看領後再次修正,但時間永遠都不夠用。

  上課後提問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什麼?結果令我滿腦問號?看看學生的影片和說法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

美感教學四

美感教學四~從即興的身體動作,為創作準備

  經過上回以肢體造型動作引導,這次我以動態的肢體流動來啟動學生的身體,並發現動作。以四拍為單位,每四拍學生完成一個動作,我持續四拍的鼓聲,讓學生不斷在動態之中發現動作。同上回一樣隨機停留在某一個動作,作為編號1的動作,請學生記住自己的動作,活動繼續,並在幾次動作後讓學生回到編號1的動作。提醒學生是否爭正的記住自己所發展的動作,之後同樣的活動方式發展編號2、3、4的活動,第一階段活動結束。當學生發展了四個動作,就持續的反複這四個動作,讓學生熟悉所發展的動作。
    這一系列我將發展為本學期第一次創作的作品。對於作品的完成,必須考慮到許多美感的要求,學生可以就他們所發展的動作,持續的調整到整組和諧的一套動作,這樣的一套動作需要更多合作和協調,如果學生在分組討論的過程缺乏同理心,無法與他人合作,整組的作品會難成行,所以接下來的挑戰除了必須提醒學生動作的原則,讓他們在創作的過程中逐步發現美感的要素,更重要的是協調學生彼此間合作學習,達成任務。

    本次課程除了發現動作外,也希望能夠和上回一樣,以個人的動作基礎,共同完成一組的表演,要如何進行創作、選擇動作及組合,以及完成作品需要具備的條件,學生在完成單一動作時,就發生了許多難以合作的狀況。主導性太強的同學要求別人要付從他的意見,或是在自我的感覺中,不考慮別人的同學,也有完全無法安靜的和他人討論的學生,如何讓他們在分組中,能和同學共同合作學習,可能的難度有待考驗。

教育需要老師的熱情

和同學的一場談話
  過去和同學聊天,總是打屁,說笑話,無所不談,彼此爭論不休也無所謂。最近和同學聊天,共識是不談政治,因為談了政治就顏色分明,毫無妥協。還好我們還有的共同話題:教育。大都在學校當老師一群同學,對於過去幾年,學校的文化的變化,雖然不敢說是天翻地覆,也都感受到地動天搖了。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,身為基層的教學工作者,談到瞬息萬變的教育政策,學生家長的不同需求,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,共同的聲音竟然是一致地:喟嘆。
    我們入行剛好滿三十年,剛畢業時充滿著熱情,在學校裡是難得的人才,因為那年頭男師少,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確實耐操、耐用擱有棟頭。那個時代不是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年代,年輕的我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意見,但也經常被長輩提醒:「年輕人,要小心點,有人二,會被人畫點作記號。」其他同學可能有人了解人二是什麼?當年的我,確實不知道要小心什麼?人二是什麼?就只知道每天要面對學生。
  只記得當年週休一日半,每周三十節的上課時數,學生五十多人,教學前翻翻教學指引,面對學生,仗著自己考試的實力,面對小學簡單的學習內容,覺得站上教室的講臺是輕而易舉的事,對於教學不懂什麼是問題。隨著教學的時日漸長,發現前輩老師在教學方法,教室的管理,和學生之間的互動,以及教材的掌握,都那麼熟練自在,我們之間的落差非常明顯。我們雖然勇猛敢拼,但她們經驗老到,讓我們望塵莫及。認識教學越深,才發現不足越多,越深刻的感受教學經驗累積的重要。
    晃眼三十年,因為在表演藝術教學的投入,的確累積了不少的教學經驗,也有幸能把這些經驗透過各種管道傳達給老師們,這些年的推廣經驗確實得到許多迴響,也看到多位老師從參加研習到如今也成為推廣者,經驗的累積和傳承的確是需要一代一代的接續,我將前人的經驗在課堂上驗證之後,分享給有興趣的老師,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在課堂驗證後,也把經驗傳遞下去。當然在過程中不是理所當然,也不是一帆風順,而是經由各種碰撞和挑戰,而我總是抱持這我的經驗不是最好,但我的經驗值得老師們也去試試,然後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教學,每一場分享只要能夠影響到一、兩位老師願意去嘗試,就覺得善莫大焉了,因為我自己喜歡的不見得他人也喜歡,我的教學可以如此操作,其他老師有他操作的方式,我只希望把更開放的教學概念,讓老師們嘗試後對於教學能夠有更開放思維,對於學習能夠更貼近學生的心。與其說是分享教學內容,不如說是分享教學熱情,把一點點的熱情感染他人。
    我的同學也已經教學三十年,他感覺到近年的改革,似乎是從底部要剷除老師的經驗,他參加一場教育科技的運用的研習,分享的講師,希望把經驗直接套給老師們,依據步驟、按圖索驥,順理成章就是善用科技的老師。但同學卻覺得運用科技的確可以省去繁複的抄寫步驟,但實質的教學內容,並沒有太多改變,而教學的過程,老師有效地運用教學技巧,勝過資訊科技技巧的變化。但研習會場內,嚴重的感受缺乏如分享者那般,善於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,就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。他說:「一波一波的改革,目標對準老師,甚至將改革不成功的原因,完全歸咎老師的不配合。上位者推動的改革、學校生態、家長態度和學生學習心態的變化,不同於從前,老師所感受的壓力,如影隨形。」我們都有疑問:教育環境的遽變,對於受教育的學生,真的都是正向反應嗎?
  談到九年一貫,我非常贊同改革的思考方向,回到孩子的教育思考,的確是較為進步的教育想法,整個時代已經進入後現代的哲學思潮,教育如果還停留在現代主意的工業改革的觀念,以輸入和輸出的觀念作為教育的基礎,的確不合乎當下的學生需求。
  時同學已經有點按耐不住了,他說:「九年一貫是為了改而改,既然是九年一貫需要一年一年地逐步而上,老師在教學上鞏固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往上推展,才有機會成功,為了改革為了回應李遠哲教改聯盟的訴求,改革時程要四年完成,九年一貫為什麼是四年,準備部及的結果就是教科書到最後要老師幫忙除錯,真好笑,教科書欸!竟然會有錯字,已經說明九年一貫是亂來了。那教改聯盟的人分明是來亂的。」
  雖然有些情緒反應,但回顧改革的過程,的確未考慮到教學現場的需要,只藉由理念的宣示,就企圖達到改革的目標,理念的落實需要全體老師形成共榮感。改革的時程從課綱出檯到全面推動的實施確實太急促,以教科書編輯而言,這麼短間內必須完成課程規劃、設計、撰寫、教學實驗和送部審查,因為時間的嚴重壓縮,教科書在編輯和審查過程都必須追著學校選教科書之前完成。缺乏時程規劃和教學實驗,企圖透過心證的理念宣示,希望老師在一夕之間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,老師的抱怨在所難免。
  他又說:「那些課綱條文,竟然需要透過專家解讀和補充說明才能讓老師明白,老師真的那麼笨嗎?就是寫得不清不楚嘛!」這點我也有感,老師多年的經驗,對於學生基本課程的學習,多有深入的認識,但九年一貫在統整的大纛下,教材都必須重新切割、組合,教學統整確有理念上的大意義,但一下子要老師把各科內容都統整起來,嚴重地挑戰老師常年的教學經驗,而專家的課綱釋疑,卻又帶來更多的疑問,改革的作法對老師而言缺乏說服力,基層的老師的存疑和抗拒,也是合理的反應。 
  對於九年一貫他是越說越生氣:「什麼統整教學?什麼都要統整,既然要學生學會思考,統整應該是學生學會基本原理原則後,帶著他們去思考、統整才對啊!怎麼需要教科書就統整的編,老師幫他們統整的教呢?」他的說法確實切痛了我參與九年一貫教科書編輯的經驗。在教學統整的大原則下,我們努力配合這個大理念,在內容編寫時領域內的連繫統整已是個大工程,在加上各領域之間的統整要求,在時間緊湊的狀況下,如果仔細去審視目前依據九年一貫課綱所編輯的教科書,統整的程度是否優於之前,以我的後見之明是: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嚴謹度大打折扣。在編輯和審查的過程中,我也感覺到,在理念先行的觀念,教學內容的確被解放了,五花八門的內容從能力指標中被解讀出來,教科書編輯和教育部審查委員之間的理念很難聚焦,編、審之間產生了極大的爭執和辯論。如果拉長改革時程,以時間充裕交給教學現場實驗後,可能會有所定論,但九年一貫被實施的時間所限,編審之間的爭執都妥協在時間的壓力下,讓教科書審查通過,後來就如同我同學說的,教科書竟然要求老師在教學時幫忙除錯,品質可想而知。
  而我當時也天真地認為,既然是統整教學,老師應該都有能力將學生的學習統起來,所以對教科書的依賴和需求會減少吧!實際上,大部分老師還是依靠教科書教學,而且審查通過就代表著它是被正式認可的教學內容,雖然形是上是統整的,但是真正的教學統整必須是老師有經驗將所有學習的內容,透過活動的形式,讓學生實際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,學生的確經過學習的過程建立了該有的能力,而不是在教科書中強調的內容統合而已。
  「還有我最受不了就是教育越來越熱鬧。」他還是氣憤不已,接著又說一連串的怨言:「就像你強調活動化教學,好像不動就不是教學一樣。當然你是表演藝術,教學應該活動、活潑,我們教數學,不能像表演那樣,綜藝化和趣味化就可以了。」還好他還肯定我的教學,我的確一直提倡活動化教學,即便是數學如果教學能夠把概念活動化,讓學生優游其中,我相信學習的效果會加倍,只是我對數學教學毫無概念,也只能表達理念式的想法,實際操作我無能為力。不過對於學校一直強調統整活動,把教學現場搞的熱鬧紛紛,甚至有綜藝化、低俗化的隱憂。因為統整的需要,活動化的教學多了,學生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中學習,表面上教學活潑了,部分老師也樂此不疲,教學似乎必須活動化才算統整。過度的活動化會讓人認為統整教學是為了活動而活動。  
   同學無奈地說:「九年一貫後,我過往的經驗好像都不適用了,就像玩電腦遊戲一樣,必須砍掉重練,我們要接受再教育,研習活動不斷一場一場地辦,躍老師取得各式各樣的研習證照。研習是老師以所需要才會有意義,一堆研習去參加了,取得實數了,就像得到進階的閩南語證照的老師,根本不敢教閩南語,我們能說確不能教,這什麼道理。」
  這幾年依據我的觀察,教育政策的推動的模試都是這樣:教育專家提出一種想法往教育部送,就會有教育專案往下推,基層的老師就要被動員去參與,完成研習的任務,而且要列案追蹤。舉凡目前所見的任務研習--教師專業評鑑,從低階到高階,群組研習、本土語言,領域教學三十六小時,有效教學、多元評量、差異化教學、補救教學,都是如此,而且必須計量表面的統計資料。所有的研習都要求老師在帳面上全數完成。而研習內容可以用教授的簡報檔,分配種子老師到各校將這些簡報檔從頭說起,只要乖乖地參加就可以認證研習時數。我覺得這是對還有熱情的老師,一場又一場的羞辱,缺乏實質意義,老師當然無感,只著眼於多少老師已經完成這項任務,而非老師在教學面的精進程度。
  老師必須參加研習才不會落伍,才能理解教育改革的真義,在改革中不斷地被動員,被改造、甚至還要被指責。推動改革的人,將挫敗又歸咎於基層教師的不積極、不配合。老師承受著這些負面的情緒,持續在校園中擴散。
  最後我們有共同的感覺--這些年班級人數確實少了,但面對學生所需的精力確加倍。身為老師面對學生,總是存在著無限的責任感,但責任感在家長不斷地挑戰下,大家越來越知道明哲保身的真意了。拼命的老師越來越少,越來越講究相對的權力義務,越無力要求學生的學習表現。明知改革只是表面的改變,實質的內容和意義並沒有多大的改變,到底是要面對自己的良心,還是順服層層來襲的改革巨浪。老同學很沉重的一句話:「經驗明白地顯示,雖然學習內容強調統整,學生的學習還是片斷的,只學到更細碎、支離破碎的內容而已。」

  在改革的聲浪中,儘管同學們的喟嘆聲極為強烈,發出不平的聲音也很強大,在社會整體的大環境中卻是那麼微弱。甚至對於這些發聲反對的老師,都視為不足一哂的老頑固,但我也感覺到同學的教學經驗,有我忘塵莫及的地方。坦白的講,我是享受改革紅利的老師。但在我享盡改革紅利的同時,和同學的這席話:「紮實的教學,絕不是花俏的表演。」但我身為一個表演者、表演教師,時時刻刻希望學生能夠展現的更多想法和做法,或許紮實的基本練習有時也需要花俏的表演展示,這些對於學生或許是同等重要吧!